合肥市將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

合肥市將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

2018-04-2506:37江淮晨報評論(人參與)


4月24日,合肥市政府第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到2020年,合肥市將實現城鄉義務教育“五統一”,即學校建設標準、教師編制和收入標準、生均經費、裝備配置標準、信息化建設的統一。同時,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

設施

設立城鄉基礎教育一體化發展專項資金

各縣(市)、區(含開發區,下同),要按照區域城鎮規劃和常住人口規模,根據學齡人口變化趨勢、中小學建設標準,編制並落實本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佈局規劃,並預留足夠的義務教育學校用地。老城區配套學校建設不足和小規模居住區,所在縣(市)、區應及時統籌新建或改擴建學校,確保足夠的學位供給,滿足學生就近入學需要。

學校資金不足,辦學條件有限。今後,這樣的情況將得到改善。《意見》明確,各縣(市)、區財政應加大支持力度,市財政設立城鄉基礎教育一體化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支持縣(市)學校設施設備購置、提升鄉村教育質量等方面。各地要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務成型的新農村地區,合理佈局義務教育學校。

信息化

到2020年“智慧課堂”覆蓋鄉鎮50%學校

在提升鄉村學校信息化水平方面,《意見》要求,到2020年,學校班均出口帶寬10M以上,縣(市)50%以上學校校園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生機比不低於6:1,100%縣鎮學校配有錄播教室,100%中學配有數字實驗室。“智慧課堂”覆蓋鄉鎮50%學校,60%鄉鎮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完成智慧校園建設。

各地還要保證鄉村學校全面開足開齊開好國傢規定的課程,要求各地積極推廣微課、翻轉課堂、電子書包等現代化教學方式。各縣(市)、區要設立專項資金,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推進和完善中小學午餐服務工程,為農村寄宿制學校提供生活指導、晚自習輔導、心理輔導等教學輔助服務。

大班額

到2020年,全市全面消商標註冊費用除56人以上大班額

今後,第二輪新優質學校創建工作,將逐步向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傾斜。到2020年,新優質學校數達240所,占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25%以上。到2020年,實現義務教育結對幫扶全覆蓋。全面推進鄉村教育集團化辦學、城鄉學校聯盟,實施城鎮學校托管農村薄弱學校。

班級學生人數太多,教室擁擠不堪,這樣的局面將得到改善。此次《意見》提出,各縣(市)、區要根據本地實際制訂控制和消除大班額專項規劃和實施方案;2018年全市全面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主城區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到2020年,全市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

師資

鄉村初中教師學歷逐步提升至本科

今後,城鎮學校教師每學年到鄉村學校交流輪崗的比例,將不低於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合肥市還將逐步把鄉村幼兒園教師學歷提升至專科,小學教師學歷提升至師范專業專科和非師范靜電機推薦專業本科,初中教師學歷提升至本科,有條件的地方將普通高中教師學歷提升至研究生。

在空編情況下,合肥將優先向鄉村學校傾斜,優先補充緊缺學科教師,實現鄉村教師學科全覆蓋。同時,成立“學科教師服務中心”,采取巡回授課方式,實優美環保科技工程-靜電機安裝實例,靜電除油煙機安裝實例,靜電油煙處理機安裝實例行學區(鄉鎮)內走教制度,解決鄉村教師結構性缺員和城鎮師資不足問題。

待遇

對鄉村教師實行差別化的交通補助政策

合肥市將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對在鄉村學校從教30年、20年以上的教師,頒發榮譽證書,要求縣(市)分別對在鄉村辦公文具從教10年以上的教師給予鼓勵。同時,全面實施鄉鎮工作補貼制度; 落實並完善長期在農村和艱苦地區工作的教師特別是村小和教學點教師,每人每月不低於200元標準的生活補貼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今後,各縣(市)還要對鄉村教師實行差別化的交通補助政策。對在職和退休的特級教師、高級教師等優秀教師到鄉村支教和巡回授課的,給予生活補助;確保縣域內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交流輪崗台中商標註冊教師優先安排教師周轉房。

保障

建檔立卡貧困戶傢庭學生教育資助全覆蓋

《意見》要求,各縣(市)、區要優化學校佈局,規范撤並程序,可采取增加和完善學校寄宿設施、提供校車服務、供應學生午餐等措施,避免因上學遠而輟學。優先將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傢庭學生和殘疾學生、殘疾人子女,納入資助范圍,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傢庭學生教育資助全覆蓋。對不能到校就讀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為其提供送教上門或遠程教育等服務。

示范高中招生到校指標分配將向鄉村初中傾斜,引導學生就近入學,穩定農村生源。隨遷子女教育將納入流入地城鎮發展規劃、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范圍。另外,鼓勵父母取得居住證的適齡兒童,隨父母在工作地就近入學。中小學校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和心理輔導,對農村留守兒童受教育情況實施全程跟蹤和服務。

晨報首席記者 方佳偉 晨報制圖 朱佩佩

■市長聲音

在均等化的基礎上提高優質化辦學水平

“合肥市是國內最早的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必須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以教育強市來推動城市的發展。”市長凌雲指出,幼兒園要辦成孩子們的快樂花園;義務教育要辦好老百姓傢門口的學校;職業教育要打造職教高地,支持制造強市建設;普通高等教育要成為“大學之城”,服務好地方經濟的發展。

凌雲強調,作為省會城市,合肥市要有行動上的自覺,下大力氣推動城鄉教育的一體化,這是城鄉統籌的重要方面。“合肥市義務教育要在均等化的基礎上,提高優質化辦學水平;加大集團化辦學力度,擴大教師在城鄉之間的交流。”

“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產出。”凌雲要求,各縣(市)區在教育方面一定要舍得投入,尤其是在鄉村教育方面。要讓鄉村的孩子們,也能在傢門口享受到“城市般”的優質教育,這樣才能成就他們的智慧人生,並贏得城市未來發展的先機,搶占發展的制高點。

(責任編輯 李冬霖)
arrow
arrow

    okkoy008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